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自大和自卑是人类偏见的一对孪生儿,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中国人曾经有过“天朝上国”和“万事不如人”的双重变奏,西方人也同样有过“欧洲中心论”和“西方的没落”的双重情节,这是人类思想的毒瘤。 谈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和“百年国耻”,国人常常诟病清朝的闭关自守,述说乾隆皇帝的倨傲自大。1793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受英王委派首次来华,趁乾隆80大寿前来朝贺,冀图借机打通英清关系,增加通商口岸。主事的清朝官员要求马嘎尔尼伯爵仿效东亚诸国向乾隆皇帝行跪拜礼,但马嘎尔尼坚决要求按照英国礼数,一时双方不快。虽然双方后来经过妥协,马嘎尔尼行半跪拜的礼仪了事,却没能在外交上更进一步。中国自古就是凌驾于诸国之上的“天朝上国”,即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世界的朝贡贸易体系。当时的...
大国间的较量不断,力量此消彼长,此起彼落,“你方唱罢我登场”。 纵观人类历史,多少个大国兴起,又有多少个大国衰亡。导致大国兴衰的原因,无非是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个突出的感觉是16世纪以前的传统大国的兴衰的原因多是源于内部,统治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因素;而16世纪以后的近现代大国的兴衰,更多的则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和较量的结果。 16世纪以前的传统大国主要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大国。农业文明自然发展而形成的区域性大国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农耕民族建立的跨区域帝国有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游牧民族建立起的帝国如安息帝国、蒙古帝国,还有兼而有之的罗马帝国。农耕时代建立起的帝国相对封闭,彼此孤立。游牧民族建立起的帝国纵横驰骋,对于传播和融通各地文...
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它凝聚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它凝聚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如果说外滩那一座座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讲述的是旧上海如梦般繁华的往事,是旧中国落后挨打、被迫打开国门心酸历史的见证;那么,陆家嘴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则述说着新上海现代化的新故事,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主动打开国门所取得新成就的象征。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群,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风格各异的大楼,虽然出自不同的设计师,建于不同年代,但它们的建筑色调和整体轮廓线协调一致。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无论是极目远眺...
“德先生”与“赛先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 而且是世界历史上堪称为最响亮的口号。 201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也是最主要的内容。如果说“自由、平等、博爱”改变了西方近代世界,那么“民主与科学”则改变了现代中国。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政治口号,目的在于联合城市平民和农民,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实现资产阶级统治。欧洲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发展,市场制度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促使人类社会进步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在这一时期,由于满清政府闭关自守,狂妄自大,不走出国门去了解西方、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可取之处,从而错失了工...
相对于“美国优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显得 大度的多,它蕴涵着中国文化中“天下主义”的情怀。 “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从竞选到上任一直高喊口号,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反复强调的内容。听到上述理念,你也许会问:“美国优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有什么不同的寓意?“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现在不伟大了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曾经怎么伟大?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特朗普上任后,一系列的“退群”动作——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中导条约”……以及在美中、美欧、美日等贸易中处处体现...
历史不会终结,而会继续发展,文明的交融还远远没有完成,不存在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 曾经何时,许多人认为“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我也曾这样认为,但近些年美国的所作所为,使我逐步改变了上述看法。首先要感谢美国,我们从美国那里学到的东西太多,还需要继续学习,但如今我认为“美国是我们的榜样,但绝不是我们的未来。” 1992年,日裔美国人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书,认为人类社会在社会模式上已经进化到头了,西方世界所代表的民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就是最后的社会制度,历史将在这里终结,剩下的事就是将全世界都纳入到这个制度中。 福山发表“历史终结论”之时,标志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进入了鼎盛期。我觉得当强权文明、功利主义、实...
西方民主制度下,为了选举获得政权,存在一种“尺蠖效应”,即无论是左派或右 派,如果要得势都得讨好老百姓。 尺蠖(chǐ huò)是一种无脊椎动物,爬行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俗称“弓腰虫”或“吊死鬼”。当尺蠖向左移动时,先是右边缩短而后左边伸长;当尺蠖向右移动时,先是左边缩短而后右边伸长。 “尺蠖效应”是借用尺蠖这种昆虫的爬行方式比喻出的一种理论,即无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是从伸长的那个方向去延伸。 欧美债务危机的根源也可以借助“尺蠖效应”来解释。在现存的西方民主制度下,为了选举获得政权,存在一种“尺蠖效应”,即无论是左派或右派,如果要得势都得讨好老百姓。而老百姓对左、右的主张都只喜欢一半,所以左派上台增福利容易,增税难;右派上台减税容易,减福利难。这就导致宪政制度的...
犯罪的本质就是越轨——法律的 规矩,道德的规矩。 我喜欢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在欣赏动物之美的同时,经常会看到猛兽猎食的残酷画面。有时我会问自己:动物会犯罪吗? 狼群追赶鹿群,残忍地杀死了一只鹿,狼群犯了杀戮罪了吗?蛇偷吃禽鸟的蛋,蛇犯了偷窃罪了吗?狼捕获了一只羚羊,一头更凶猛的狮子夺了过去,狮子犯了抢劫罪了吗? 羚羊、狼、狮子的行为符合大自然法则,只有当羚羊控告狼,狼再去控告狮子,犯罪才成立。可是它们向谁控告呢?大自然没有这样的法庭。其实,人把犯罪行为移情到大自然之中是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大自然没有犯罪这一说,狼吃鹿、蛇吃禽蛋遵循食物链这条法则,也是自然的选择,自然界没有善恶,没有犯罪。 地震、台风、泥石流和海啸有时会使数万人伤亡,我们能...
东方人“求同”,具有水的特点,而 西方人“求异”,具有岩石的特点。 岩石和水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岩石是固体,它坚硬、棱角分明、固定不变;而水是液体,具有柔和、流动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特性。如果你把一块岩石堆砌到另一块岩石上,你会得到两块岩石,但是如果你把一些水加入到另一些水中,你不会得到两份水。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就像岩石和水,东方人“求同”,具有水的特点,而西方人“求异”,具有岩石的特点。 西方人主张“一分为二”,喜欢从个体对立看待事物,思维方式往往是“非此即彼”(Yes or No)。游戏规则由优势者主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西方文化环境下,善于表现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中国人强调“一内涵二”,喜欢从整体和谐看待事物,思维方式往往是“求同存...
科学的核心是“真”,艺术的核心是“美”,哲学的核心是“善”。 “露珠”是什么?诗人与科学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诗人说:“‘露珠’是星星告别大地时留下的眼泪。”多么浪漫的回答!充满了美感。 科学家说:“你在胡说什么!‘露珠’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回答的千真万确!但淡而无味。 诗人与科学家争执不下,问站在傍边静观的哲学家,哲学家淡然一笑,没有回答。哲学家也许觉得争论没有意义,也许认为两人的回答合起来就是“露珠”的答案。 科学的核心是“真”,科学是人类对世界的事实的认识和应用,“真”有三个层次,规律、本质、联系。艺术的核心是“美”,艺术是人类对世界的感觉的表达和沟通,“美”也有三个层次,愉悦、震撼...
一旦意识到自身处在恶性循环之中,就必须设法解脱出来,因为恶性循环的破坏力是不可想象的。 朋友家鱼缸里养了几只小龟,隔三差五放进一些活的小鱼喂养它们。开始时几只小龟个头几乎同样大,可几个月下来,小龟们明显地拉开了距离,最大的竟然比最小的大了一倍。 从这些小龟身上,我们明显看到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因为资源有限,竞争不可避免。一只小龟多吃一条,其它小龟就必然少吃一条。开始时,或许仅仅是偶然的原因,或者因为竞争者之间素质稍有差距,一只小龟多吃了几条,于是它的身体稍稍强壮了些,就有利于下次的捕食;一只小龟少吃了几条,于是它的身体稍稍弱了些,就不利于下次的捕食。强的小龟就处在正反馈之中:多吃——强壮——更能多吃——更强壮;弱的小乌龟就处在负反馈之中...
掌握圜道理论能使我们的眼光更远大,使我们更快乐、更富有、更聪明。 圜(huán)道,即循环之道(英文为cycles)。圜通圆,因此,圜道也称圆道。道指法则、规律,圜道就是循环法则。 “圜道”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圜道篇》,其中说到:“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生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长而大,大而成,成而衰,衰而杀,杀乃藏,圜道也……” 《圣经·旧约全书》传道书第一节也说到:“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圜道观”认为宇宙和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动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切自...